贾跃亭英雄归来可能已在路上,法拉第未来FF或是3年100倍惊天牛股
“下午回国!明年量产!”
贾跃亭的梗,从一开始火,就不曾冷却。
有几人认真想过:
什么梗,能一发不可收拾,持续火多年?
根本没有那样的梗存在过。
没实力和内容,一个梗,1年都火不了。
就是马云半真半假的“神化”,从2014年阿里上市,到2020年,也只火6年。
贾跃亭造车,也是从2014年开始。
至今,已超7年!
7年来,这个梗,一发不可收拾——仿佛有源源不断的能量持续火下去。
贾跃亭,比马云火得还久;而且都还看不到他冷却的尽头。
虽然贾的火,多是被人“笑话”;但别忘了:
乔布斯,马云,马斯克大之前,也都先“被人笑”超过10年。
乔布斯和马斯克,都曾被排挤出自己一手创办的苹果和paypal X。
马云早前被雷军都当“大忽悠”。
老子在《道德经》里讲过:
“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矣……不笑不足以为道。”
让人笑一时,可能是真笑话。
让人笑得停不下来,那很可能就是有超乎寻常理解,最后能让人笑都不出来,唯有屈膝膜拜的超前水平。
自己不尴尬,尴尬的,就是本身尴尬却不自知的尴尬人。
其实。
从逻辑上推敲,贾跃亭能比马云火得久;完全合理。
当BAT垄断互联网资源忙着赚快钱时。
贾跃亭一次当着马云演讲,就公开批评过BAT模式。
贾跃亭觉得BAT凭借流量和资金优势,抢夺优质初创公司,消灭有未来的对手;不是一个好模式,也不应该。
贾的话,说到了马云的痛处——马云当时自己也没答案,只是条件反应地“还击”:
“旧社会消灭了地主,农民也不会福!如果你是BAT,你又怎么做?”
那些年,马云的生意风生水起,大家容易觉得他说什么都对;是高智商反应。
现在回头看,很容易发现:
马云当时不过是盲目地自我维护。
百度最先进入流量垄断搞大广告竞价排名,赚严重扭曲商业价值的快钱;就最先掉队。
阿里跟进,平台流量用来杀鸡取卵——收割广告费,让千万商家为广告费打工;让消费者为以次充好,弄虚作假买单——花高价买低质产品。
有很多人都说拼多多低质,但至少他的价格也没欺人;商业逻辑并没扭曲——就这一点,就足以成为拼多多在阿里面前一路狂奔,让越来越多消费者追逐并最终成为国内第一大用户电商的全部理由。
马云当年说“旧社会农民斗垮地主也没有富”,这话应该没错;社会进入吃大户状态,谁都没路走。
但话里的话不对——地主不改进有理(假如你是BAT又能怎么样?),这就严重错误了。
你这个地主不进步,别的地主会进步;就会对你取而代之。
用马云自己的话说,就是:
你不改变,别人就会改变你。
马云说京东是个悲剧,20万员工就会拖垮公司;调侃马斯克进军火星,就是不关心地球……
我当时就写过,他是“盲目攻击别人,为自己遮丑”。
我特别认同王兴对马云的总结:
擅长战略和忽悠,有诚信问题。
诚信问题,倒不是完全不真实;马云总体上,比太多人诚实善良;只是有些地方,比较致命——为自己狡辩和掩饰太狠,最后变成了自欺欺人,也贻误了团队和太多信徒。
好比2008年金融危机底部私有化阿里巴巴港股坑股民,还在电视上说自己“对钱不感兴趣”。
这种不诚实,让马云们面对互联网+实业,+制造,因为本能地怕麻烦;就逃避,还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和借口,自己哄自己;也贻误了团队继续寻找最佳战略。
但有实力的对手,不会信他的鬼话。
马云们的短视,给了后来者追赶和超越他们的机会。
贾跃亭们,从互联网出发,深入制造业,比腾讯的互联网+战略还早;还彻底。
贾跃亭们打算把互联网的数据,信息和智能,跟制造业结合起来;形成最完美的用户体验和最佳经济效益。
这也是他要“为梦想窒息”“大风越狠,我心越荡”的根源。
因为他内心已经能预见,不出意外,他可以做出比BAT更优秀的杰作。
这确实是值得窒息的梦想。
毕竟,BAT都已经“封神”。
你若还能超神,肯定会让人窒息。
为了这个能窒息的梦。
贾布斯,不顾一切地出发:
从互联网深入到制造业“田间地头”去。
少年成名,专业出众,勤劳刻苦,却反而被BAT后来居上,内心有一些不服输的雷布斯,跟进。
为了再反超,做更艰难的事,往互联网下扎更深的根,苦点累点,雷布斯,都能接受——因为他不想心里压抑和憋屈得更累。
这样的初衷,都注定高于BAT的格局。
所以,雷军从认为马云是“大忽悠”,到真被他忽悠,膜拜他;又到马云“神化破灭”,自己反而一直在火着——而且也看不到冷却的尽头。
雷布斯实力比贾布斯优秀,每走一步,都比较稳。
但贾布斯更有悟性和野性,所以,也难免招数大开大合,进程反反复复。
不过总体来看,都比马云、俞敏洪之类的本质上很精致商人,出发点和归宿点始终在围绕利润和投资风险转的人,境界高。
“布斯”的基础精神就在于:
为了社会价值和情怀,可一往无前;不会被商人的盈亏,投资风险思维,束死。
贾跃亭能让人笑7年都停不下来,肯定是有实力的。
从他的言行看,确实已经具备一定“布斯”精神。
这应该也是他“贾布斯”名号由来的根源。
贾跃亭,从来不是一个尴尬的人。
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,晋商文化环境熏陶者。
娶官家女,做公务员。
如果他是一个小富即安,没什么大本事也没什么大追求的人;人生到此,就已经可以画句号,世界也根本不会知道他是谁。
但,具有“布斯”精神的人,肯定不会安于那么小的现状。
做一年公务员,辞职做煤老板。
又是一个让全国都羡慕的数钱行当。
如果他只想像俞敏洪说的那样,安于“天天数钱就行了!还要什么梦想和深造?”。
那他这辈子,也就是个煤炭贩子了。
但他选择远走他乡,跨行做3G移动网络相关业务。
3G网络牌照2009年才颁发。
移动互联网数字经济,2012年后才开始普及。
他,2003年就开始准备。
这个超前能力,让他在电信业务中又赚一把,拥有第一家到新加坡上市的电信公司。
也在移动视频领域,大大领先同行,低价拿到很多优质正版影视资源版权,成就乐视崛起。
也是这个超前能力,敢于跨界冒险的魄力和追求完美的认真劲;他较早进入电动车行业,在美国投资创办了法拉第未来(FF)和投资控股了美国另外一家电动汽车公司Lucid。
为什么非要跑到美国去?
按照当时的敏感说法,坊间认为是他因为担心某些变故而“跑路”。
现在回头看。
这算是严重误会他。
别的不说。
就说他2亿多美元投的Lucid,如果没有那么多敏感,乐视资金不崩塌;现在这一部分股权,那就是1500多亿人民币。
“跑路”,有这样越跑越多的吗?
他运气就那么好,跑过去就抓到一个大瓜?
而且如果FF有资金输血,现在大概率早已是千亿美元市值的公司。
相比之下。
他能带过去的资金,才多少?
但他可能带回来的资金,又是多么庞大的数?
这个没有认真准备和钻研,就能看得那么准?
显然,没可能。
按照贾的说法和理解,他不做垃圾产品,要做最顶尖的电动豪车;就必须要到美国去,在美国的商业环境和文化氛围中孕育;在成长中间商他们的标准和要求的审视;在特斯拉家门口比较差距。
这跟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去美国名校深造,可能会更有含金量一样。
实际也是一种很常见的思维。
本身无可厚非。
虽然看起来可能有点崇洋媚外。
但是如果你真的要做世界顶尖产品,竞争未来的国际市场,你都不去了解美国这个最大的市场;也不关心这个世界文化最活跃的圈子的眼光和要求;那怎么行?
中美是世界两大主要经济体,要做出世界一流产品;就必须具备中美双主场基因。
少了对一边的了解和竞争力,那肯定只能是一个偏安一隅的小家子。
“橘生淮南为橘,生淮北为枳。”
贾跃亭敢于在世界的“中美双巅”高屋建瓴搭桥,走出去主动迎接挑战。
这种精神,本身非常正点。
值得大力支持和鼓励。
但很遗憾。
因为现实条件没有跟上野心膨胀,加某些监管短视和特殊时点的敏感。
乐视崩塌了!
FF陷入资金困境!
Lucid被迫转让!
4年后的今天,Lucid市值高达800多亿美元左右。
贾跃亭当初占股40%,为第一大控股股东。
就算上市稀释到30%,那也是240多亿美元市值,超1500多亿元人民币。
用来还当初乐视的100多债务10次,都够了。
乐视的坍塌,有贾跃亭冒进的错。
但一刀管,银行不能续贷,这也是匪夷所思的事。
乐视的业务,基本都是新经济内容;而且基本都有声有色。
这种情况下缺钱,债主们续贷,至少可以赚回前面的债。
如果交给市场发挥——“欠钱的是大爷”,债主继续给他输血。
至少乐视可以活下来,而且还可以活得很好。
Lucid也不至于易主。
乐视手机、电视,依旧创造着大量就业岗位。
FF也至少是千亿美元市值新能源汽车公司。
乐视,不但可以不倒;反而可以轻松成长为千亿美元市值+的代表着活力和希望的新经济公司。
从贾跃亭的过往和乐视的正常可能发展轨迹推理,他,是可遇不可求的时代开创型企业家“资源”。
一般人笑不起贾跃亭,更理解不透。
董明珠在贾跃亭最黑暗的日子,恶凶凶地批判他:
不负责,讲故事,没有诚信,讲故事,炒高股票套股民的钱;就是太多人帮他,把他宠坏了……”
但是,她自己做得怎样?
把格力带的没存在感,就开始乱跨界扩张。
做手机,吹牛比贾跃亭还不矜持;连自己的照片,都放到手机里。
拉上老王的5个亿,投珠海银隆新能源汽车,20亿下去,水花都不见。
相比之下,至少贾跃亭的手机电视,当时都做得有声有色。
电动汽车遇到那么大的困难,也始终在坚持。
如果董对于贾那些批判都是合理的,那她自己,是不是该下地狱?
对贾的一些批评指责,有道理。
贾跃亭确实应该在诚信和责任方面,有足够的担当。
但这些长期问题,不应该在他最黑暗的时间点讲。
在多方因素作用,已然变成现实的时刻,讲长远问题;而且还讲错主要部分。
那就更多的,只是落井下石。
是狠没有商业道德和胸怀的体现!
从这里也可以看出。
对贾跃亭的各种嘲讽和质疑,可以先停一下。
应该先欣赏一下他的优点,多包容一下他的不足;鼓励,支持和期待他创造新的奇迹。
贾跃亭牺牲巨额财富,优越物质条件和社会声誉,像一只母鸡一样精心孵化7年的最后救命稻草法拉第未来(FF),在当前气候协定给传统燃油车判死缓的大背景下;毕竟还有先发优势和多年沉淀。
疫情推动气候协定强力出台。
美国占据新能源车先发优势和页岩气页岩油新能源资源出口优势,我们光靠走出去有限的比亚迪和蔚小理,显然不足以在这条新赛道上,切到足够多蛋糕。
毕竟除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特斯拉,Rivian,Lucid;还有一大波传统燃油车企,以及新的互联网巨头,包括苹果在内,都在加紧研发追赶。
苦苦撑着的FF,在这一轮10年以上的大风口,被资本复活。
至少也是资本看到了贾跃亭和FF的潜力。
希望再造一个特斯拉。
赚取错过的特斯拉蛋糕。
一个国内失信的“老赖”,世界资本却开始追逐他,让他在没有一辆车,没有一份营收的情况下,估值24亿美元,在纳斯达克上市,融到10亿美元弹药。
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不可思议。
总觉得贾跃亭太能忽悠,一个PPT造车,能卖那么多钱!
但是他之前控股的同样是高端豪车定位的Lucid,目前也才开始交车;市值就已突破800亿美元。
还没有交车,也同样没有营收,但却是进军皮卡电动车龙头的Rivian,市值直接突破1.300亿美元。
要知道他们都没有中美双主场基因,最多也只是个领导欧美市场的半吊子。
将来怎么跟完美中美双主场基因孕育出来的FF比?
跟它们比, FF一旦量产,中美双主场24小时转;3.000亿美元市值,又有什么问题?
造车并没那么容易。
不然,在燃油车时代,中国的汽车自主品牌;就不会那么弱。
董明珠说别人厉害,到自己,就死不认账;新经济和新希望,靠这样的企业家,肯定没指望。
蔚来烧了几百亿,还靠合肥救场。
特斯拉,没有上海的200亿低息长期贷款;搞不好,也卖身了。
进入造车这个行当,出现些意想不到的错误和变数;很正常。
不然,我们的汽车工业,早就很发达了。
我们应该对敢于进入这个行业,决心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弯道超车的冒险企业家;给予足够的帮助和理解。
贾跃亭的过往,足以证明他是有实力,有冒险精神的企业家。
不善于防守是他的短板。
但是能取得多大成就,取决于他的长板。
我们应该助他发挥长板,再帮他补齐短板;而不是为了帮他补短板,非得浪费掉他的长板。
千军易得,一将难求。
看看还拿过40年100人先锋奖的奖的吉利李书福。
一开始老神在在地,连特斯拉都看不上,认为特斯拉的技术是:
自己玩剩下的。
说现在电动车技术还不成熟,以后成熟了就直接拿过来用。
这都是什么思想?
所谓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。
都只想本着捡别人的便宜,这就能提升我们的企业国际竞争力?
疫情突然到来,气候协定出台。
新能源车供不应求。
传统燃油车企被迫应战。
老李一慌,就想抓住FF国内代工生意。
按照他以前的说法:
“等技术成熟了,拿过来用就是了。”
这岂不是“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也”?
但是,品牌是只偷得一些技术和创意,就有用的?
如果是那样。
富士康给苹果造了那么多年手机,岂不是可以随便造品牌手机?
没有灵魂的产品,就算用同样的技术和创意做出来,都会让消费者感觉味同爵蜡。
不然,都是卖食品,为什么李子柒加入视频演示元素,就可以火得无法无天?
就因为李子柒品牌,有灵魂。
苹果手机实际并不好用,茅台和LV也没有什么特别。
但是它们有太多灵魂故事在其中,让它们始终与众不同。
这样与众不同的品牌,就有人买单。
因为消费者能找到某些灵魂共鸣,获得某些精神力量。
FF已经有太多故事,大家见证着他的成长,看着他的变化。
今天笑着他,明天也可能捧着他。
这不。
工厂都还没有建起来。
上市刚刚拿到10亿美元量产资金,宣布准备量产,开放预定。
首批300台限量版定制天价车,眨眼就被抢光。
一般的企业和产品,谁有这样的品牌力?
这几乎已经是魔力的体现。
现在FF差的,还是钱。
按照上市计划,到2025年之前,陆续推出大众版的FF81和FF71.
但是如果按照这个进度。
FF现在相比传统燃油车和新入局互联网巨头的唯一最明显的先发优势,将失去作用。
因为他们的新车推出时间表,大致也都在2025年左右。
如果现在有足够多的资金。
同步研发大众款,并把国内工厂落地的一切前期工作,先做好。
抢占最后的时间窗口。
那么,FF,3年100倍,贾跃亭英雄归来;就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。
现在,FF正在努力推进这一步。
他们认真做视频,维护用户网络体验,全力推进旗舰产品FF91量产。
为的也是可以顺利再融资,确保可以加速扩张,最大限度地利用先发优势,抢占时间窗口。
国内地方对迎娶FF,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。
毕竟。
谁都要吃饭和做业绩。
在气候协定和能源结构转型,经济发展结构转型大背景加持下。
地方,也需要创新突破,也需要追逐和拥抱梦想。
现在FF天时地利占尽,就差那么一点人和——一个能拿出真金白银入伙的地方伙伴。
把资助特斯拉的200亿低息长期贷款的10/1.或者入股蔚来的70亿的1/3入伙FF国内落地。
FF股价飙一波,到200亿美元左右,再融资5%左右,不用稀释太多股权;便又可以融资10亿美元级别的资金。
加上国内地方的入伙资金,已经上市融资的第1笔10亿美元资金,一共3笔,同时研发和准备量产FF91、81、71.都够了。
那样一来,只要一年多时间,就可以全面铺开。
在传统燃油车和新入局互联网巨头面前,获得最后的时间窗口优势。
达到特斯拉年产50万台,市值突破3.000亿美元的水平,3年100倍估值大飞跃,一大波人跟着彻底改变命运;理论上,完全有可能。
FF中国 CEO陈雪峰有张发言图,看起来特别有意思;我做了一些修改,感觉更有韵味。
以上就是小编分享关于”贾跃亭英雄归来可能已在路上,法拉第未来FF或是3年100倍惊天牛股”的相关文章,感谢读者的耐心阅读,觉得不错动动小手收藏转发吧!想了解更多相关新闻敬请关注小柚财经!
文章标题:贾跃亭英雄归来可能已在路上,法拉第未来FF或是3年100倍惊天牛股
文章链接: http://www.cpgc.cn/index.php/2021/11/20/13916/
小编申明:本站所提供文章资讯,均由互联网整理。